- 股票怎么使用杠杆 中证医药卫生红利指数报14135.16点,前十大权重包含明德生物等
- (原标题:中证医药卫生红利指数报14135.16点股票怎么使用杠杆,前十大权重包含明德生物等) 金融界8月8日消息,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,中证医药卫生红利指...
中国电影市场一向不乏充满雄心壮志的史诗电影,但像《封神第二部:战火西岐》这样将30亿投资拍成一场大型特效悼念会的案例,的确让人大开眼界。这部自诩为“东方神话宇宙奠基之作”的魔幻大片,带着两小时的视觉轰炸和逻辑崩塌,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课:当资本的狂妄凌驾创作规律时,即便是最华丽的特效炒股配资基础知识,也无法掩盖剧本的空洞。
一、特效泛滥下的审美疲软
导演乌尔善显然对“工业化电影”存在严重误解。2000多个特效镜头仿佛一场视觉混乱,打破了所有美感的底线。开头的西岐保卫战简直像是灾难现场:魔家四将的法宝就像是从义乌小商品市场采购来的塑料玩具——青龙剑的光效堪比《长城》的五毛特效,混元伞展开时甚至能看到明显的建模接缝,碧玉琵琶的音符攻击像是《巴啦啦小魔仙》的魔法光波闯入。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墨麒麟的奔跑动画,四条腿像装了独立马达,物理逻辑完全崩塌。
神仙斗法的场面更是让人捧腹。杨戬挥舞三尖两刃刀的动作僵硬得像机械臂,哪吒的风火轮竟成了儿童乐园里的碰碰车。最致命的是闻仲的镜光法术,闪烁的光斑质量低得让人怀疑剧组是不是借了婚庆公司用的追光灯。更别提殷郊的三头六臂法相,简直像是页游的建模,观众不仅没有惊叹声,反而忍不住笑出声来——神话英雄的威严,居然被五毛特效轻松瓦解,变成了表情包素材。
展开剩余74%二、魔改剧本的逻辑荒谬
如果说特效是资本堆砌的视觉泡沫,那剧本则是用脚写出来的逻辑灾难。姬发的角色崩塌简直令人困惑:前一秒还在发表“守护西岐”的热血演讲,下一秒却单枪匹马冲进敌营演起了“王子救美”,被俘后和邓婵玉展开山林逃亡戏,简直像是《还珠格格》加商周分舵。两人在瀑布下互诉衷肠的戏码,观众顿时意识到,这哪里是武王伐纣,简直就是古偶剧蹭神话IP流量。
女性角色的改编更是创作的背叛。原著中的邓婵玉被改成了恋爱脑傻白甜,洗澡、坠崖、英雄救美的桥段不断上演,仿佛导演认定女将军的价值只有通过男性凝视来体现。而魔家四将的智商更是彻底下线:这些商朝的顶梁柱,在亮出法宝后就以“排队枪毙”的方式送命,比《复仇者联盟》里的酱油角色还要敷衍,商周大战的史诗感瞬间瓦解。
三、文化拼凑背后的创作迷失
当昆仑山的仙人穿上日式狩衣,当苏妲己跳起印度肚皮舞,当闻仲的墨麒麟变成西方双头龙时,我们终于明白导演所谓的“文化创新”不过是东拼西凑的cosplay游戏。这种对东方神话的粗暴解构,比特效翻车更让人失望——元始天尊的道场变成了日式枯山水,通天教主的造型像极了《魔戒》里的戒灵,土行孙的遁地术也带着《哈利波特》幻影移形的影子。传统神话在这场混搭中彻底沦为资本游戏的牺牲品。
更深层的危机藏在价值观的错位中。影片试图通过“父子对抗”和“兄弟羁绊”来重构封神故事,却在工业化叙事中丢失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。当姬发喊出“我们可以重新选择”时,商周革命的历史厚重感被稀释成青春疼痛文学,凤鸣岐山的天命观变成了古偶剧的台词游戏。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粗暴切割,暴露出创作者文化自信的深层贫血。
四、资本狂想的票房泡沫
这部号称“倾尽国力”的电影,最终却以12.25亿票房、片方分账4亿的成绩,成为2025年春节档最大的一场资本笑话。据业内人士透露,剧组仅灯光测试就烧掉了两千万,群演的餐标甚至超过了主演片酬。这种“用造火箭的钱做窜天猴”的操作,根本就是资本泡沫的显现。当导演在路演中说出“只要回本就拍第三部”时,观众用4.8的豆瓣评分狠狠给了回应——人民群众的眼睛,永远是雪亮的。
《封神第二部》的失败,为中国电影市场敲响警钟:神话宇宙的构建,绝不是特效堆砌,更不是对西方魔幻的拙劣模仿。当创作者沉迷于工业化生产的标准化,忘记了神话故事中的文化密码;当资本热衷于打造“东方漫威”的商业梦想,忽视了观众对优质内容的渴求,这样的“史诗巨制”终究会成为电影史上的笑柄。或许,我们真正需要的,不是30亿的特效狂欢,而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,以及对电影艺术的真正敬畏。
当片尾字幕升起,那些华丽却空洞的特效画面早已被遗忘,留下的,只有对中国神话电影的深深叹息。希望下一次,我们能够看到真正扎根于文化土壤的封神故事,而非资本游戏中的特效僵尸。
发布于:山东省